如今的手游正在以多种方式突破传统游戏类型的界限,像《和平精英》加入烹饪挑战和知识问答,《无尽冬日》推出弹珠机活动,《大富翁GO》以及《Royal Match》都设置了挖宝副玩法。似乎近期头部手游都在尝试通过小游戏副玩法实现创新。
但添加小游戏副玩法仅仅是争夺玩家注意力的方式吗?头部手游将小游戏融入核心玩法是否另有深意?答案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小游戏副玩法的发展规模
手游中植入小游戏的理念可追溯至2000年代末。早期如《王国之心》手机版这类作品本质上就是小游戏合集。但成熟手游产品对小游戏的应用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。
F2P手游主要在2020年代初开始在核心玩法基础上添加小游戏副玩法,以Playrix为代表的发行商率先在《梦想小镇》、《梦幻家园》和《梦幻花园》等经典产品中加入小游戏副玩法。
虽然免费手游的小游戏风潮最初可能源于用户获取策略,但如今已逐渐演变为运营活动的重要核心,因此在头部吸金手游中变得极为普遍。如下图所示,当前收入前16的手游中有10款都含有小游戏副玩法。
2025年全球收入最高的16款手游,数据来源:Sensor Tower
不过,对《大富翁GO》或《Royal Match》等产品而言,小游戏已成为周期性运营活动的固定组成部分;但对于《Last War: Survival》或《和平精英》等游戏来说,小游戏出现的频率则低得多。
下表展示了2025年6-7月期间这些头部手游推出小游戏副玩法的频次统计。
2025年6-7月头部手游小游戏出现频率
虽然小游戏被广泛使用,但其出现次数、持续时间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。这是因为不同游戏需要根据玩家需求、品类特性、竞争格局和发行商专长来制定差异化策略。
流行的小游戏副玩法类型
尽管存在诸多差异,各类副玩法仍有一些共同特征:它们通常伪装成特殊模式或活动。因此这些副玩法往往选择易于开发,且玩家上手简单的小游戏形式。
当前最流行的类型之一是“猜颜色组合”玩法。
玩家需要将随机分配的不同颜色物品按正确序列重新排列。每次重组都需要消耗通过核心玩法获取的活动货币,这种设计能有效提升参与度和留存率。目前最赚钱的三消游戏《Royal Match》在2023年9月Magic Cauldron副玩法中首次引入该小游戏机制,此后多款手游相继效仿。
左:《Royal Match》;右:《大富翁GO》;都是基于颜色组合的小游戏机制副玩法
另一类受手游开发者喜欢插入的是弹珠小游戏。
玩家通过核心玩法积累特定货币,用于弹珠游戏获取奖励。这类小游戏与运营活动紧密结合的共性十分突出。例如《大富翁GO》的Peg-E高级掉落活动、《Royal Match》的Dragon Nest活动,以及《无尽冬日》的"Jolly Marble"活动,都是采用相似的弹珠小游戏机制。
左:《Royal Match》;右:《无尽冬日》;都是弹珠小游戏副玩法
挖宝类小游戏同样值得关注。
在该机制中,宝藏隐藏在遮挡UI的下方,玩家需要通过移除UI顶层方块来挖掘。活动期间玩家可收集限定道具(如铲子等)获得挖掘机会,发掘出物品能帮助玩家推进阶段,获取奖励。这种加深游戏经济系统的设计,配合简单易复制的超休闲小游戏机制,再结合阶段性奖励和终极目标,既能保持玩家粘性又能促进变现。
《大富翁GO》的埃及寻宝活动
上述例子仅仅是头部手游小游戏副玩法的冰山一角,其他流行小游戏机制还包括轮盘、三消、宾戈游戏、解谜、问答、地图探索等。
植入小游戏的核心动机
引入小游戏的动机取决于游戏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,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:
-加速运营活动
顶尖免费手游持续面临发布新运营内容的压力,以保持玩家参与度、留存率和付费意愿。这种运营模式的维护成本极高,特别是当玩家深入游戏体验并解锁大部分内容后。对经济系统较浅的休闲游戏而言,这种挑战尤为严峻。
如前所述,小游戏活动既能暂时增加游戏经济深度,又能激励玩家投入更多时间和消费。
玩家通常需要通过核心玩法收集活动货币来参与小游戏,而丰厚的阶段奖励和终极奖品则构成强大动力。某些游戏如《大富翁GO》还直接将小游戏货币设为内购项目,使其成为直接的变现手段。
休闲游戏也利用小游戏加速运营节奏。通过复用标准模板搭配不同奖励,开发者能以较低成本推出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,既保持游戏新鲜度又控制生产成本。
下图展示了《大富翁GO》如何复用弹珠机模板开展Peg-E奖池系列的不同活动。
-提升游戏表现
复用资源来开展更多的运营活动能整体上改善游戏表现。玩家因更持久的经济系统而保持活跃,限时小游戏带来的奖励争夺会引发短期数据飙升,这种效果通过定期重复有望形成持续增长。
如下图所示,2025年7月《大富翁GO》在小游戏活动期间的收入表现有明显提升。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小游戏都能提升游戏的表现。开发者需要持续试验和优化适合自身游戏的小游戏副玩法、奖励机制和频率,这些要素需要随机应变。
-响应玩家需求
有时开发团队是响应核心玩家的需求植入小游戏的,例如《Last War: Survival》中的基于数学的Frontline Breakthrough小游戏。这个小游戏副玩法虽然与《Last War》核心的4X策略玩法大相径庭,但其极受欢迎。
该玩法原本仅作为游戏买量广告的小游戏推出,正式游戏并不包含该玩法。但因其为游戏吸引了很多玩家,最终开发商First Fun把该小游戏加入到正式游戏内成为周期性活动,并且专门营销强调游戏确实包含广告展示的这个小游戏。
《Last War: Survival》著名的买量广告小游戏宣布加入到正式游戏中
如前一个案例显示,小游戏也常被用作UA工具,Playrix长期为其主打产品采用这种策略。
Playrix产品的广告中经常展示的"拔针"小游戏与游戏本身的核心玩法差异显著,因此其经常受到玩家的投诉。
但是,一些开发商将病毒式广告中的小游戏真正植入产品的做法,就像《Last War》开发商那样,既能兑现营销承诺减少"虚假广告"投诉,也能获得玩家的好感。在后IDFA时代,这种小游戏广告能帮助中核游戏触达休闲用户群体,拓展受众基础。
Playrix梦幻系列的买量广告,基本大同小异
-拓展变现渠道
小游戏副玩法还能开辟品牌合作跨界联动等新型收入来源。
例如《和平精英》通过植入与品牌契合的小游戏来提升联动深度,包括拳击锦标赛、趣味问答、平台跑酷,甚至烹饪等多样化形式,使其成为品牌营销的多功能载体,同时为玩家保持新鲜感。
这类合作在推广娱乐IP时效果尤为突出,通常采用包含PvP和社交元素的小游戏模式。例如《荒野乱斗》与《海绵宝宝》联动时推出的3v3"水母捕捉"限时活动,以及《大富翁GO》配合电影《神奇四侠》上映与其开展的系列主题小游戏。
总结
观察当前头部产品的小游戏副玩法可以看到,休闲品类(如《Royal Match》《大富翁GO》)的小游戏数量和多样性更为突出,主要用以深化经济系统、提升变现和维持用户粘性。
因此对新兴休闲手游而言,小游戏的重要性可能将超越以往,成为支撑游戏长期表现的关键要素。
而对已具备成熟经济系统和忠实用户的中核游戏(如《末日战争》《和平精英》)来说,小游戏副玩法则更多作为战略工具来满足特定需求。随着中核游戏开始加入更多的流行文化,小游戏也可以更灵活地被运用到推动营销和合作计划里。
小游戏作为副玩法加入手游中的创意充满无限可能,让我们拭目以待其未来发展。
原文链接:
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
下载「陀螺科技」APP,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
110777025(手游交流群)
108587679(求职招聘群)
228523944(手游运营群)
128609517(手游发行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