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只看数据,小游戏无疑是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里最亮眼的一个赛道。
《2025年1-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》显示,国内游戏市场同期实际销售收入为1680亿元,其中小游戏贡献了232.76亿元,同比增长率达到40.2%。
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增速,当行业整体进入平稳阶段时,小游戏的持续上扬让许多开发者看到了机会。
但亮眼的宏观数据,和小游戏团队的实际感受是存在差异的。如果你和几位一线的小游戏团队聊一聊,大概率会听到相似的关键词:买量、内卷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。
市场的繁荣,并没有让做小游戏这件事变得容易,反而是让竞争更加白热化。
几年前,小游戏的成功逻辑还相对简单,一个足够好的创意,配合社交平台的传播,就有可能跑出来。
但今天,这个逻辑已经基本失效。小游戏赛道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,变成了一个高度依赖买量和精细化运营的成熟市场。
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:许多团队能做出不错的游戏,却在游戏上线后,卡在了流量和变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简单来说,小游戏团队面临的问题,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:
首先是单纯买量的效率问题。随着越来越多产品涌入,用户的获取价格水涨船高。更关键的是,在传统的投放模式下,增长是点状的、一次性的。今天投了广告,用户来了,明天停止投放,增长就可能停滞。这种模式缺乏一个稳定经营的阵地,很容易陷入单纯比拼投放预算的消耗战。
其次是增长空间见顶。大部分小游戏都集中在某几个主流平台上。能吃透一个生态的用户当然是好事,但很快就会发现,能被轻松转化的新用户越来越少。这时候想继续增长,要么在新渠道找量,但效果难以保证;要么就是在老地方和成百上千的竞品抢人,最终又回到了拼买量的老路上。
最后,是同质化带来的消耗。一个玩法或题材被市场验证,快则一两周,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玩法类似的产品。用户被快速分流,产品的生命周期被急剧压缩。开发者不仅要和别人拼产品质量,还要拼上线速度和买量规模,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团队来说,消耗是巨大的。
在这种环境下,大家都在思考,除了不断优化投放技巧、甚至寻找更便宜的流量之外,是否存在一种更健康的增长模式?一种能让自然增长与付费买量相互配合,让每一分广告费花得更有价值的模式?
一些拥有硬件和系统能力的平台方,开始从这个方向上给出答案。OPPO现在正在做的,就是这样的事情。
OPPO的思路,首先是通过“全场景分发”,为开发者提供买量之外、另一稳定的自然流量底盘,最终实现1+1>2的规模化增长。
作为手机厂商,OPPO的流量入口不只局限于一个软件商店。它的“全域流量整合”能力,是将游戏的分发,渗透到系统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手机的负一屏、浏览器、游戏中心以及主题商店,都可以成为游戏的曝光场景。这意味着,游戏的分发逻辑,可以从传统的“人找游戏”,拓展到了“游戏在合适的场景下找到人”。
比如,平台可以在主题商店里设置一些激励任务,用户完成小游戏任务就能换取主题皮肤;也可以借助锁屏、负一屏这些系统级入口,触达那些传统游戏渠道覆盖不到的用户群。这些新增的场景,对所有小游戏团队来说,都是实实在在的新流量来源。
在拥有了稳定的自然流量来源后,OPPO提供的第二个解法是:“双端发行”。
它的核心,是打通“小游戏”和“原生App”之间的壁垒,解决用户“留不住”的问题。
过去,这两者是割裂的。小游戏的优势是方便,不用下载、即点即玩,非常适合用来吸引用户第一次尝试。但它的缺点是用户很难沉淀下来,变现难度高。原生App正好相反,它能提供更完整、更稳定的游戏体验,有更成熟的商业化空间,但缺点是下载门槛高,很多用户。
OPPO的解决方案是让两端流通起来,它通过统一的账号体系,让用户在小游戏端的角色、进度和资产,可以无缝同步到原生App端。
可以说,通过“全场景分发”和“双端发行”等一系列动作,OPPO为开发者准备好了一把增长破局的钥匙。它从效率、规模和收入这几个核心环节入手,为那些困在增长瓶颈中的开发者,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新出路。
为了更全面帮助小游戏团队,OPPO将在10月14日于深圳前海华侨城艾美酒店,举办“双端驱动增长·加速生态共赢”2025 OPPO小游戏开发者沙龙。
届时,OPPO将推出面向小游戏开发者的“生态加速”合作政策,助推小游戏生态实现新的繁荣。
除此之外,你还将听到来自OPPO小游戏业务、研发平台、游戏广告的几位负责人,分别从生态共赢、技术赋能和商业推广等角度,分享他们的具体做法,以及游戏陀螺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对小游戏增长机遇的洞察。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即可申请参会名额。
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
下载「陀螺科技」APP,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
110777025(手游交流群)
108587679(求职招聘群)
228523944(手游运营群)
128609517(手游发行群)